消费金融火爆背后堪忧 捷信贷款1.6万要还4万多

据悉,提前消费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已经成为当前青年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不过,在火爆的消费金融的背后,当前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的坏账率已高达20%以上。而为了覆盖坏账率,一些消费金融公司的做法是提高利率,因此行业中很多平台的利率,远高于国家对高利贷年化率36%的定义。近日,捷信贷款1.6万要还4万多又被媒体大肆曝光,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据悉,某秦姓消费者在捷信消费金融(下称捷信)贷款16000元到现在要还40000多元。据秦先生提供的数据本金16000、月还1095.1元与捷信客服提供的月利率1.75%,可以计算出,秦先生每月应还本息541.13元,每月手续费553.97元。这样计算42期下来,秦先生的手续费+担保费共23266.74元。
他气愤地表示,我在2016年5月9日,在捷信办理了16000元的贷款,分42期还款电视噪音大什么原因,每期还1095元,到3月7日为止使用了8个多月,在用到第5个月的时候我就说我要全部还清,利息太高,捷信公司说不可以,要还也要还4万多。所以他后面拒绝还款,已经有4期。
然而,捷信的律师已经到秦先生的老家湖南靖州报案。律师打电话给秦先生说,要将秦先生的身份证拉黑,并表示将来秦先生坐车,小孩上学都会有影响。但是媒体报道,秦先生坚持认为,自己用了多久就只能还多久的利息加本金。有媒体报道还称,遭受秦先生同样遭遇的人不乏少数。目前带有反捷信标签的QQ群高达200多,人数已经超过万人。这些群的共同特征除了反捷信外,高利贷、法律援助、维权等也是许多群的共同标签。群里很多人表示遭到了骚扰、恐吓、妨碍生活等问题。
据了解,对于民间借贷的利息及费率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在第三十条规定: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按照此项规定,捷信的费率将不受法律保护。
据专家指出,由于相关监管以及法律仍然不健全,无资质经营、非法集资、风控缺失、催收不当等问题仍然在很多消费金融平台中存在,电话恐吓、暴力催收等消息频频爆出,就连近期争议不断的校园贷也可以看到消费金融的身影。
据统计,截止目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共21家。包括京东金融、蚂蚁金服、腾讯金融、万达金融、国美金融等都在无资质经营的行列之中。目前这些平台都在酝酿抢夺下一批消费金融牌照。针对此种情况,国家势必要加强新一轮监管。